研究與創新

由周迎教授(左二)領導的兩支研究團隊,均在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獎。其中余渝博士(右一)參與的先進高份子研究項目能應用於慢性疾病,而曾靖婷博士(左一)和劉知明(右二)博士的團隊則正在開發一種多功能人造細胞。
由周迎教授(左二)領導的兩支研究團隊,均在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獎。其中余渝博士(右一)參與的先進高份子研究項目能應用於慢性疾病,而曾靖婷博士(左一)和劉知明(右二)博士的團隊則正在開發一種多功能人造細胞。 
一箭三雕
科大管理層及其他貴賓合照。
科大管理層及其他貴賓合照。 
香港第一所致力推動創新創業的大學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校友莊永漳博士(前排右)和仉旭博士(後排右二),以及他們就讀科大期間的指導老師劉紀美教授(前排左),和其他鐳昱光電科技的成員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校友莊永漳博士(前排右)和仉旭博士(後排右二),以及他們就讀科大期間的指導老師劉紀美教授(前排左),和其他鐳昱光電科技的成員 
Sean McMinn博士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Midjourney繪畫出他對香港學生的未來想像。
Sean McMinn博士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Midjourney繪畫出他對香港學生的未來想像。 
積極迎接科技革命
虛擬與擴增實境先鋒許彬教授在港科大(廣州)校園留影。
虛擬與擴增實境先鋒許彬教授在港科大(廣州)校園留影。 
從多角度深入探討元宇宙
孫飛教授認為動手創造新事物是一種探索體驗,他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孫飛教授認為動手創造新事物是一種探索體驗,他非常享受這個過程。 
由智能水凝膠到蜘蛛絲
由林銓振教授帶領、梁潤園博士(中)指導的工程研究團隊,隊員包括梁婉盈(左一)、郭健南(左二)、陳冠中(右二)及徐旻志(右一),他們攜手發明了青光眼預防裝置O_Oley。
由林銓振教授帶領、梁潤園博士(中)指導的工程研究團隊,隊員包括梁婉盈(左一)、郭健南(左二)、陳冠中(右二)及徐旻志(右一),他們攜手發明了青光眼預防裝置O_Oley。  
新發明護目鏡有助舒減眼壓
由曠怡教授(中)及博士生李卓然(右)和梁正樺領導的研究團體希望能與藥廠合作,把他們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尾鏈序列優化技術應用到mRNA藥物和疫苗上。
由曠怡教授(中)及博士生李卓然(右)和梁正樺領導的研究團體希望能與藥廠合作,把他們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尾鏈序列優化技術應用到mRNA藥物和疫苗上。 
生長於SOI上的高性能矽波導耦合III-V光電探測器
生長於SOI上的高性能矽波導耦合III-V光電探測器 
Francesco Ciucci教授(左二)、博士後研究員宋羽飛(左一)、博士生王宇豪(右二)和Matthew James Robson(右一)聯同其他研究團隊成員,發現了潛力優厚、適用於質子陶瓷燃料電池的陰極材料,推動這項再生能源科技在商業化進程中踏出重要一步。
Francesco Ciucci教授(左二)、博士後研究員宋羽飛(左一)、博士生王宇豪(右二)和Matthew James Robson(右一)聯同其他研究團隊成員,發現了潛力優厚、適用於質子陶瓷燃料電池的陰極材料,推動這項再生能源科技在商業化進程中踏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