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人員與研究 Image Mobile Image Title 教學人員 Description 背景多元化的工學院教學人員分享他們的研究哲學 「5G此刻聯通萬物,6G將於下個十年帶來革命性的躍進,透過聯通各種情報和支持無所不在的人工智能,為無線與垂直行業轉型帶來巨大影響。」 - 李德富教授 「我希望有更多女性考慮投身工程事業,改變現有既定狀況,然後說句:『我也做得到』。」 - 吳若昊教授 「身為生物醫療科學家,我們的設計和所推行的工作能夠為醫療系統帶來重要變革、幫助拯救人類生命,感覺非常奇妙。」 - 黃子維教授 「世界在機械人協助下逐步改變,轉型過程非常暢順,人們或許很快便會忘記世界在自動化前的面貌。」 - 李澤湘教授 「做研究令人樂在其中,你可以自由決定解決哪些問題,決定如何為造福社會作出貢獻。」 - 勞敏慈教授 「人工智能就像是高速汽車。數據就像汽油。只要汽油汽化,汽車就能提高速度,完成更多有意義的任務。」 - 楊強教授 「設計思維的特徵是經歷擴散和整合過程,而且以人為本,再運用創意解難技巧來實現創新。」 - 耿樂偉教授 「能夠見證這麼多學生創業家一一成立初創企業,並在過程中大大提升自己的能力、為真實世界創造影響,實在相當幸運。」 - 余瑞富教授 「打開手機上的Skype程式與孫兒視像通話時,我很享受在OLED屏幕上看到他們最漂亮的一面。」 - OLED之父鄧青雲教授 「捕捉和分析巨型照片和視頻,是我們研究的第一步,能夠以此創造世界紀錄當然令人萬分雀躍。」 - 辛達德教授 More Research 更多內容 工學院領導層 教學人員簡歷 獎項殊榮 Title 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分科排名:工程學 Description 連續14年全港第一 Submodule Image Title 策略研究領域 Description 策略研究領域是融合各工程學學科知識、專有技術和識見的跨學科交流,其終極目標是探究未 知、回應各種無從入手的難題、開創更多前所未有的突破,研發跳出既有框框的解決方案。我 們期待這些跨學科的策略交流能為未來推陳出新,一方面開辟工程學的新領域,另一方面透過 各新領域的互動合作不斷拓展前沿邊界。我們深信研究工作可以策略地結合不同工程學學科的 智慧,推動周而復始的發明和再發明,促進工程學生生不息的發展。 Submodule Image Title 先進材料 Image Title 老齡與醫療保健 Image Title 人工智能 Image Title 自主系統與機械人 Image Title 通訊 Image Title 數據科學 Image Title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Image Title 微電子 Image Title 智慧城市 Image Title 太空科學與技術 Title 學系 Description 工學院教學人員持續專研、不斷躍進的工程學領域 化學及生物工程 土木及環境工程 計算機科學及工程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 工業工程及決策分析 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Title 科研支持 Description 各項設施不斷延續與加強工學院的研究活動 科研基建 工學院的科研基建發揮著不可代替的支持作用,促成跨學域研究項目,帶來無盡新發現。 Learn More More Research Title 科研新聞/故事 Description 當工學院的研究工作與灼見轉化為重要的發明、發現和計劃 研究與創新 科大工學院學者開發嶄新研究方法 揭示雲層加劇全球暖化遠超既知幅度 研究與創新 科大工學院發表突破性低溫存內計算方案 推進人工智能與量子運算結合 見解交流 政府於科大啓動「監管沙盒」試點項目 促進低空經濟和創新產業發展 獎項及排名 科大工學院連續15年蟬聯全港第一 躍升九位至全球第43位 研究與創新 科大工學院研發全球首台千瓦級彈卡綠色製冷裝置 夥伴協作 香港科技大學與太平再保險簽署合作備忘錄 More Research 更多新聞與故事 夥伴合作 教學人員與學生故事 創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