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人员与研究

Image
Faculty and Research
Mobile Image
Faculty and Research
Title
教学人员
Description
背景多元化的工学院教学人员分享他们的研究哲学
Title
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分科排名:工程学
Description
连续14年全港第一
Submodule
Title
策略研究领域
Description
策略研究领域是融合各工程学学科知识、专有技术和识见的跨学科交流,其终极目标是探究未知、回应各种无从入手的难题、开创更多前所未有的突破,研发跳出既有框框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这些跨学科的策略交流能为未来推陈出新,一方面开辟工程学的新领域,另一方面透过各新领域的互动合作不断拓展前沿边界。我们深信研究工作可以策略地结合不同工程学学科的智慧,推动周而复始的发明和再发明,促进工程学生生不息的发展。
Title
科研支持
Description
各项设施不断延续与加强工学院的研究活动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科研基建
工学院的科研基建发挥着不可代替的支持作用,促成跨学域研究项目,带来无尽新发现。
Title
科研新闻/故事
Description
当工学院的研究工作与灼见转化为重要的发明、发现和计划
论文的通讯作者周圆圆教授(左;手持钙钛矿晶体结构模型)及第一作者段甜伟博士(右)站在太阳能板前。
科大夥美国及瑞士顶尖学府提出创新策略 重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香港科技大学(科大)进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空间科学应用国际培训班」,今日举办开幕活动,来自国内外的航天科技专家和学员聚首一堂。
科大携手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首度在港举办「一带一路」航天科技人才培训班
本年共有五位科大学生夺得「创新科技奖学金」,包括工学院本科生张孝竞(中)丶曾宪钧(右三)及梁嘉晋。
三位工学院本科生获颁「创新科技奖学金2025」
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助理教授兼科大医学成像与影像分析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小萌教授(中)、科能三维技术(医疗)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丘荣丰先生(左)及骨科专科医生、科能三维医疗顾问谢龙峰医生讲解新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合作计划。
科大研发新型AI医学影像技术 大幅降低99%辐射量
Abhishek K. Srivastava教授(前排中间)丶Maksym Prodanov博士(前排右二)和Kumar Mallem(前排左二)与其研究团队成员合影。Prodanov博士手持的三个瓶子内,载有量子棒材料。Mallem则手持绿色发光QRLED样本。
科大研新一代QRLEDs 耀眼色彩革新智能手机与电视显示屏
来自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的「ASMPT科技奖金奖」胜出队伍,及其指导老师崔志英教授(右二)和梁嘉乐博士(右一)。
科大两队本科生队伍荣获2025年ASMPT科技奖金奖及优异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