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院新聞

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楊海(右)與科大(廣州)智能交通學域博士生魯洪良(左)融合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和倫理學,開發出一套新系統,使自駕車能像真人司機般「思考」。
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楊海(右)與科大(廣州)智能交通學域博士生魯洪良(左)融合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和倫理學,開發出一套新系統,使自駕車能像真人司機般「思考」。 
深圳市人民醫院吳明祥醫生(左三)、科大助理教授陳浩教授(右三)、研究生辛億(左二)及其他團隊成員合照。
深圳市人民醫院吳明祥醫生(左三)、科大助理教授陳浩教授(右三)、研究生辛億(左二)及其他團隊成員合照。 
評審團成員包括工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務)繆偉豪教授(右三)、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馬諾宏教授(右二)及工程教育創新中心(E2I)助教Paul LAVIGNE先生。圖為他們與三個獲獎團隊於體驗學習日合影。
評審團成員包括工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務)繆偉豪教授(右三)、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馬諾宏教授(右二)及工程教育創新中心(E2I)助教Paul LAVIGNE先生。圖為他們與三個獲獎團隊於體驗學習日合影。 
2025國際前沿材料大會上,講座教授范智勇(中)榮獲「前沿材料科學家獎」,其研究團隊成員博士後研究員丁宇宬博士(左)和博士生曹揚(右)則奪得「前沿材料研究生獎」。
2025國際前沿材料大會上,講座教授范智勇(中)榮獲「前沿材料科學家獎」,其研究團隊成員博士後研究員丁宇宬博士(左)和博士生曹揚(右)則奪得「前沿材料研究生獎」。 
陳文新教授是2025年全球28位獲選的IEEE STEM教育倡導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來自香港的得獎者。
陳文新教授是2025年全球28位獲選的IEEE STEM教育倡導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來自香港的得獎者。 
表揚對推動中小學STEM教育的貢獻
(前排,由左至右) PanopticAI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黃君朗博士、IHH 醫療(北亞洲)區域首席執行官、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及 SmartCare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鄭毅誠醫生簽署三方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智慧診所方案。(後排,由左至右)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IHH 醫療集團首席執行官 Dr. Prem Kumar Nair 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劉會平博士出席見證簽署儀式。
(前排,由左至右) PanopticAI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黃君朗博士、IHH 醫療(北亞洲)區域首席執行官、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及 SmartCare 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鄭毅誠醫生簽署三方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智慧診所方案。(後排,由左至右)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IHH 醫療集團首席執行官 Dr. Prem Kumar Nair 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劉會平博士出席見證簽署儀式。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孫慶平(左)及研究助理教授黎橋(右)展示其團隊研發的Ti₇₈Nb₂₂新型彈性合金。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孫慶平(左)及研究助理教授黎橋(右)展示其團隊研發的Ti₇₈Nb₂₂新型彈性合金。 
王威教授的合著論文——《SpInfer:利用低稀疏度在GPU上實現高效LLM推理》,是2025年歐洲計算機系統會議(EuroSys)從近七百篇論文選出的兩篇最佳論文之一。
王威教授的合著論文——《SpInfer:利用低稀疏度在GPU上實現高效LLM推理》,是2025年歐洲計算機系統會議(EuroSys)從近七百篇論文選出的兩篇最佳論文之一。 
提升大語言模型在實際應用的效率
科大首屆核心課程優秀學生獎表揚四位本科生,包括來自工學院的區紫淇(左二)及袁穎琛(右二)。
科大首屆核心課程優秀學生獎表揚四位本科生,包括來自工學院的區紫淇(左二)及袁穎琛(右二)。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人競賽團隊水底機械人小隊自2011年起參加MATE國際水底機械人大賽香港區賽,並連續13年蟬聯冠軍。隊伍將於6月到美國出戰國際賽。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人競賽團隊水底機械人小隊自2011年起參加MATE國際水底機械人大賽香港區賽,並連續13年蟬聯冠軍。隊伍將於6月到美國出戰國際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