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萌茜教授的大氣河流研究獲美國地球物理聯盟《Eos》雜誌、《新聞週刊》及BBC的專訪報導

Published Date
Thumbnail Title
加深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理解

陸萌茜教授的大氣河流研究獲美國地球物理聯盟《Eos》雜誌、《新聞週刊》及BBC的專訪報導

Content Banner
陸萌茜教授(左一)及她的研究團隊成員——博士生張路加(左二)、前博士後研究員趙陽(右二)和博士後研究員鄭達勳(右一)。他們合著的論文題為「Future Changes in Global Atmospheric Rivers Projected by CMIP6 Models」。
陸萌茜教授(左一)及她的研究團隊成員——博士生張路加(左二)、前博士後研究員趙陽(右二)和博士後研究員鄭達勳(右一)。他們合著的論文題為「Future Changes in Global Atmospheric Rivers Projected by CMIP6 Models」。 [Download Photo]
Body

由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陸萌茜及其研究團隊成員合著的論文「Future Changes in Global Atmospheric Rivers Projected by CMIP6 Models」,獲美國地球物理聯盟出版的科學新聞雜誌《Eos》列為研究焦點,報導標題為「The Escalating Impact of Global Warming on Atmospheric Rivers」。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是地球物理學的非牟利組織,會員人數近六萬人,遍佈137個國家。

由於大眾對美國大氣河流所造成的影響愈趨關注,陸教授的研究同時引起當地媒體的廣泛報導,包括國際新聞雜誌《新聞週刊》,專訪的標題為「Atmospheric Rivers Set To Increase in US」;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文章的標題為「Inside the giant ‘sky rivers’ swelling with climate change」。

陸教授的論文強調,氣候變化預計將大幅增加大氣河流形成的頻率,從而加劇全球各地面對惡劣天氣的風險。該研究總結,大氣河流預計將向高緯度地區轉移,導致極端天氣和洪水的風險增加。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