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副院長繆偉豪教授鼓勵學生尋找機遇及擴闊眼界

Published Date
Thumbnail Title
備受稱譽的本地學者

新任副院長繆偉豪教授鼓勵學生尋找機遇及擴闊眼界

Content Banner
繆偉豪教授常常提醒自己把學生放在首位。
繆偉豪教授常常提醒自己把學生放在首位。 [Download Photo]
Body

在一個漆黑的房間裡,他伸出雙臂,用手指摸索著電燈開關在哪裡,有時手指會碰到牆壁。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最終他找到了燈掣的位置,並隨即開啟燈掣。終於,房間亮起來了。

這就是繆偉豪教授對於找到複雜問題的答案時最享受的突發靈感一刻Eureka moment的描述

這位新任工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務)回憶起這些神奇的時刻,津津樂道。回想起讀高中時,他印象最深的是,看到厲害的理科老師如何破解那些複雜的文字題。他們會利用數學方程式和公式解決難題,最後得出清晰、深刻而又簡潔的答案。

作為一位工程學學者,繆教授從小就具有尋找答案和真相的哲學思維。七歲那年,父親早逝,他親眼目睹母親背負著家庭重擔,努力維持生計;家中的兄姊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家庭的境況與個人情緒的壓力,促使年輕的繆教授透過書籍和哲學來尋求答案和安慰。他高中時對抽象的數學和物理理論感興趣,兩科均表現出色;他的哥哥喜歡透過拆散和重合收音機,去學習電子原理。受到哥哥的影響,繆教授也因此對理論的應用感興趣。

短短兩年完成博士學位

對很多人來説,工程學是一個踏實的發展方向,因行業內有清晰的晉升階梯。80年代末,繆教授獲獎學金入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主修電子學,副修計算機科學。其後他繼續於中大攻讀哲學碩士,研究序列檢測。其間,繆教授設計了一款幾乎等價於「Viterbi演算法」(由高通公司創辦人Viterbi所發明)但更為簡單的格檢測演算法,令他的導師鄺重平教授感到驚喜鄺教授是已故著名科學家及作家陳之藩教授的首位博士學生。繆教授接著以短短兩年的時間在中大完成博士學位,其指導老師為有「網絡編碼之父」稱號的著名學者李碩彥教授。於1993俢讀博士課程的最後一年,他獲頒「最佳工程博士論文獎」及青年學者論文獎及後又出版了一本有關序列設計的書籍。

這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學者第一次正式出國,是在他二十多歲、三十出頭的時候,香港裘槎基金會科研者獎和「德國洪堡基金會獎學金而得到海外交流的機會,分別於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和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進行了數年的博士後研究。

他說:「在博士論文答辯時,我連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都沒有信心;但不久之後,我卻有機會外出看看這個世界。滑鐵盧大學的教授們學術性及理論性兼具,擅長以簡單的方式解釋複雜的概念。德國的學術界和工業界有著緊密的連繫,即使只是門把手和煙灰缸,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特模式,更不用說其他解決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

在事業起步初期,他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任職助理教授,其間他接觸到當地的多元文化,也認識到由技術官僚(本身是技術專才的政府官員)領導由上而下的科技發展,以及有機會親身培養當地的本科生,並和他們建立密切的聯繫。

新一代的獲獎條碼

2000年,繆教授回香港加入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並善用大學對教育和研究的重視及學術自由的優勢進行教學及研究。他憑著在編碼和信息理論方面的專業知識,加入科大一群在無線通信領域裡享譽國際的專家們,解決各種工程學問題,並且在現實世界中發揮影響力。

在他的研究事業中,他的成就包括開創了解決信號檢測問題的格檢測方法,並統一了廣泛應用於前導碼和雷達信號的完美單位根序列的所有已知數學建構。

近年來,他和他的科大條碼研究團隊開發了圖像嵌入式專有條碼(PiCodes)和影片嵌入式專有條碼(ViCodes),一種使用圖像和影片代替傳統黑白線條和方塊的新一代條碼。這些發明主要涉及攝影機、電子屏幕和流動應用程式,能增加電腦安全性、存儲容量,同時亦更美觀。即使在沒有連接網絡的情況下也能夠使用,令現時購物中心的電子屏幕能夠更有效地向客人傳達信息;而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實現無需對現有的基礎設備或硬件進行更改。這些發明以客戶為中心,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於是很快就獲得了多個獎項和認可,例如在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舉辦的「2015國際IT匯」獲評為香港「四大本地創新」之一。

繆教授至今是超過20個受資助研究項目的首席研究員,共同擁有30多項的美國及中國專利,另著有200多篇技術論文,其中逾40篇由他個人發表。

懂得把問題還原、走回頭路

繆教授非常欣賞有洞察力的人,他從著名投資者Charlie Munger的名言中找到了當中的智慧:「還原,總是還原。繆教授解釋說:例如在解決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大家從A點開始,嘗試要到達B點。雖然大多數人到了B點就會停下來,但從B點返回A點其實很重要,你可以清楚知道它們中間有些什麽路徑。通過在A點和B點之間多次來回,最終便能夠找到最短和最有效的路徑。抓住當中的要點,就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並且創造知識。

繆教授用出國旅行作為比喻:如果你參加了時間緊迫的旅行團,過程中你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就會很少;但是如果你找到適合的路線,然後自己再回去,你就會獲益更多。

繆教授曾在當研究生期間從事編碼研究,後來加入科大的團隊進行無線通信的研究,近年再進一步研究編碼,繆教授本人就是不斷還原走回頭路,繼而再創高峰的最佳典範。

尋找令你大開眼界的體驗、勿過度優化

這位新任副院長分享時說自己年輕時出身普通,海外留學的經歷也不多,他鼓勵科大學生好好利用實習、海外交流和體驗式學習的機會,逐步拓寬視野。

「其實機會就在眼前,但有些同學由於缺乏信心或積極性,可能無法善用那些機會提升自己。他將個人發展比喻作出色的廚師準備美食。食材越豐富,做的菜就越好。你尋找令你開眼界的體驗越多,你就越有能力迎接生活中不斷出現的變化。

雖然一個接一個的會議和政策制定過程看似很平凡,但繆教授總是提醒自己要考慮學生的需要。他說:這些不僅是政策,這些政策是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從學生的角度看事物。例如,當有學生正處於試讀期(academic probation)時,我會嘗試關心他們,了解他們是否正在經歷一些情緒上、經濟上或其他方面的困難,而導致影響了他們的表現。」成為副院長前,繆教授曾擔任多個崗位,包括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的畢業專題習作統籌及本科課程委員會主席、計算機工程課程主任和工學院本科生教務委員會成員。

繆教授發現大多數香港學生和家長都渴望在教育上的投資能得到回報,他看到了這種務實做法的利弊。今天大受歡迎的學科,可能到學生畢業時,市場上已沒有很高的需求了。如果他們過度優化現時情況去作選擇,很可能會錯過未來不可預見的機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他們應該建立紮實的基本技能,無論是軟技能還是硬技能。

每當他成功協助本地學生下定決心畢業後攻讀研究生課程或是從事創業,他都倍感高興。最近,繆教授指導本地本科生和研究生開發了一套雲端溫度傳感系統,該系統使用低成本的熱成像和RGB圖像感應器以及機器學習演算法,在新冠疫情期間被廣泛使用。憑著這項發明,這支初創團隊Thermal Plus獲得了香港科技園公司前期培育STEP計劃基金和科大創業加速基金的資助。團隊隨後發展成初創公司Intelligent Design Technology,並成功吸引投資者注資。在此之前,繆教授指導的其他研究生也獲得了多項最佳論文獎和其他比賽獎項。

擁有哲學思維的科學家

在日常生活中,他有一些堅持的原則和座右銘。其中一個是從第一原理進行推理,即是將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化為一組較少假設的問題,並一直簡化,直到得到一組假設最少而又易於處理的問題,然後從頭開始組合它們,最後得出一個能解決抽象的廣義問題、又易於實現的方案。繆教授相信通過這樣做,可以找到新的問題和答案,不需要隨波逐流。

繆教授也很喜歡愛因斯坦的名言,他稱愛因斯坦是一位深思熟慮、具哲學思維,並敢於提出與主流觀念相反見解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堅信一切都應該盡可能簡單,但不能過度簡化」(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t simpler.。對繆教授來說,找到深刻而簡潔的答案,即實現概念上的簡化,相當於在暗室中找到電燈開關的突發靈感一刻

因此,他對學生的建議是:一步一步地尋找機會來增加你的見聞,這些經驗會讓你走得更遠。他繼續說:學習基礎知識,了解『第一原理』。嘗試找到最深刻但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不停還原基本步、走回頭路,直至得出最佳的解決方案。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