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聯繫

由周迎教授(左二)領導的兩支研究團隊,均在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獎。其中余渝博士(右一)參與的先進高份子研究項目能應用於慢性疾病,而曾靖婷博士(左一)和劉知明(右二)博士的團隊則正在開發一種多功能人造細胞。
由周迎教授(左二)領導的兩支研究團隊,均在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獲獎。其中余渝博士(右一)參與的先進高份子研究項目能應用於慢性疾病,而曾靖婷博士(左一)和劉知明(右二)博士的團隊則正在開發一種多功能人造細胞。 
一箭三雕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校友莊永漳博士(前排右)和仉旭博士(後排右二),以及他們就讀科大期間的指導老師劉紀美教授(前排左),和其他鐳昱光電科技的成員
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校友莊永漳博士(前排右)和仉旭博士(後排右二),以及他們就讀科大期間的指導老師劉紀美教授(前排左),和其他鐳昱光電科技的成員 
Sean McMinn博士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Midjourney繪畫出他對香港學生的未來想像。
Sean McMinn博士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Midjourney繪畫出他對香港學生的未來想像。 
積極迎接科技革命
楊偉諾(右)於2022 年 10 月在澳洲珀斯舉行的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國際會議上獲頒「2022年度國際青年成就獎」。
楊偉諾(右)於2022 年 10 月在澳洲珀斯舉行的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國際會議上獲頒「2022年度國際青年成就獎」。 
署理工學院院長施毅明教致歡迎辭。
署理工學院院長施毅明教授致歡迎辭。 
回首·聚首·再啟新篇
梁鈞教授專注應用取之自然的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用以解決斜坡穩定性等岩土工程問題。
梁鈞教授專注應用取之自然的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用以解決斜坡穩定性等岩土工程問題。 
與大自然合作推動可持續的工程學設計方案
PanopticAI研發了人工智能健康監測應用程式,透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鏡頭,監測使用者的健康數據,如心跳率、吸吸率和血壓等。程式正於全港10至20間老人院試行運作。
PanopticAI研發了人工智能健康監測應用程式,透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鏡頭,監測使用者的健康數據,如心跳率、吸吸率和血壓等。程式正於全港10至20間老人院試行運作。 
用電話給自己把脈
科大工學院教授及校友的初創成功打響名堂,「香港獨角獸榜單2021」獲選的18家初創企業當中,有6家由工學院的教授或校友創立或共同創立。
科大工學院教授及校友的初創成功打響名堂,「香港獨角獸榜單2021」獲選的18家初創企業當中,有6家由工學院的教授或校友創立或共同創立。 
根據估算,全球每年有三至五億視網膜病變患者需要接受入侵性眼部手術。Langston估計超聲波治療能惠及當中高達八成病人。
根據估算,全球每年有三至五億視網膜病變患者需要接受入侵性眼部手術。Langston估計超聲波治療能惠及當中高達八成病人。 
超聲波導藥入眼技術
同樣離鄉別井,從印尼來到科大讀書,校友 Han與化學及環境工程學三年級本科生Cindy分享他在科大精彩的歷程,以及達成讀博之夢的喜悅。
同樣離鄉別井,從印尼來到科大讀書,校友 Han與化學及環境工程學三年級本科生Cindy分享他在科大精彩的歷程,以及達成讀博之夢的喜悅。 
赴美追逐博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