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Title
從研究眼疾治療技術拓展視野

周迎教授視激發學生潛能為人生使命

Content Banner
周迎教授喜歡與年青人分享她的經驗,並見證她的工作如何幫助他們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周迎教授喜歡與年青人分享她的經驗,並見證她的工作如何幫助他們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Download Photo]
Body

大家可能已經習慣在手臂上注射疫苗,對你來説可能是不痛不癢;但你可曾想像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黃斑病變的病人,需要使用幼針直接在眼睛注射藥物所受的痛苦嗎? 值得慶幸的是,眼疾藥物輸送的研究在周迎教授的實驗室,有了革命性的成果。周迎教授是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的教授以及跨學科本科生學習平台——視野無界的始創總監。作爲一名成功的學者,她用「以人爲本」的方針激發出學生的潛能,而這教學理念更使她在香港美國商會及其最具影響力女性評選委員會舉辦的第十八屆最具影響力女性評選活動中獲頒發「科研領袖」的殊榮。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周教授獲得這項美譽背後的心路歷程。

「我2005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完成化學工程博士學位,當時香港科技大學是一所年輕、有前途的大學。 作為香港唯一一所設有化學工程學系的大學,科大正好讓我可以在我的專業領域發揮所長。 我在香港出生和長大,我覺得加入科大是正確的選擇,很幸運當時能得到這個職位。」周教授回憶起她學術生涯的開端時這樣說。

作為一名工程師,在決定研究重點時,周迎教授希望在興趣、社會需求以及對公共衛生具有重大價值的題目之間取得平衡。 經過深思熟慮,她決定將眼疾的藥物輸送訂為研究重點,因為社會對這個領域存在很大需求,但這些需求卻還沒有得到滿足;意味著研究將會有更大機會取得突破。 曾在她的實驗室工作過的學生就有數百名,其中有一些學生受到啟發,並在她的指導之下,從本科開始進行研究至博士學位畢業, 當中包括研究水凝膠藥物輸送的余渝博士及研究超聲波藥物輸送的孫瑋良博士。而他們各自正在透過自己的初創公司,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黃斑病變患者的福音,使他們不用再接受可怕的眼球注射治療。

聚焦全球健康的挑戰

香港實行3+3+4新學制後,各大學於2012年落實大學四年制,使大學教育更著重體驗式學習。 此教學改變激發了周迎教授創立Student Innovation for Global Health Technology (SIGHT)——視野無界的想法。視野無界是一個跨學科平台,希望能啓發本科生運用自身的創新思維及團隊集思廣益,以創造新的健康技術,務求在發展中國家可持續地實施。

「一開始,我們想了好幾個名字。 其中一個是Student Innovation for Global Health,但它的字母縮寫會變成 “SIGH” (嘆息),這個名字並不令人鼓舞。」她笑著說。 「不過真正的挑戰是開始籌備的時候。 我仍記得第一年有大概60人申請加入,我還親自對報名學生進行面試和篩選。 之後,我聯絡了一家在柬埔寨經營流動診所的小型非政府組織,而 SIGHT 的首批項目之一,就是幫助為柬埔寨貧民窟居民提供服務的流動診所開發一個電子病歷系統。這個系統在2016年還奪得一項由美國萊斯大學全球健康科技研究所 (The Rice 360 Institute of Global Health Technologies) 舉辦的萊斯 360°第六届本科生全球健康科技設計比賽 (Rice 360° Sixth Annual Undergraduate Global Health Technologies Design Competition) 第一名。」

每年都有來自不同學院的學生組成不同隊伍,合作解決一些在資源缺乏的社區中出現的與健康相關的問題。 在一年的學習之旅中,他們會分階段從構思和原型設計開始,然後把這些想法變為現實,再進行實地測試,並在為期兩星期的海外旅程中實踐這些技術,其中包括與使用者交流。 「我的職責是向學生展示需要解決的問題並提供指導。 我會讓他們掌握主動權,直到項目完成為止。」周教授說。

雖然其他大學或機構都會提供類似的機會供學生參與,但對本科生來説,在視野無界中的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史丹福大學的Design for Extreme Affordability 計劃著眼於全球健康,但它的對象主要是研究生。而美國加州聖地牙哥的The RISE Global Health Initiative計劃的對象雖包括本科生在内,但學生只能參與實行的部分。至於本地的「黑客松」比賽,雖則可以提供學生在短短幾天或一星期内,一次性解決問題的體驗,但是這些通常都是短期項目,學生無法體會由構思到實踐他們想法的完整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加入視野無界並沒有即時的好處,因為他們投入的時間和努力遠超過同等學分的正常要求。 但就他們的未來而言,有過參與這些項目的經驗,他們的履歷會使人另眼相看。」周迎教授說。

疫情帶來的新挑戰

諷刺的是,視野無界正面對的最大挑戰,也是全世界的健康危機——持續的COVID-19疫情。「旅遊限制使學生無法出外探訪發展中的國家。有部分的項目繼續以線上形式進行,但是這和面對面的互動所產生的影響及反應相差甚遠。」周迎教授說。她還補充,因爲緬甸局勢持續動盪以及斯里蘭卡偏遠地區互聯網使用受限等問題,其他項目一直被擱置。本地的項目也同樣受到限制,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到院舍探訪,再加上學校停課,他們原先計劃在安老院幫助老人家防止他們跌倒的項目、以及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其他項目也遇到阻滯。

對於視野無界未來的發展,她說:「我希望我們的項目能夠變得更具可擴展性和連續性。 柬埔寨流動診所的電子病歷系統有很大潛力可以擴展到其他社區,但目前的情況不允許我們這樣做。 我們還會鼓勵學生通過共享創意來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這樣他們將來就有權利去再擴展自己的構思。」

周迎教授透露,視野無界目前正在支援兩個進行中的項目,包括一個針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社交媒體平台Pinocchio,而另一個項目則名爲FORESEE,為長時間使用電腦屏幕的兒童追踪他們的眼睛健康情況。

給學生的烏托邦

周教授認為,視野無界對她和學生團隊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奢侈」,尤其是為期兩星期的學習旅程。 「整個旅程是非常親密和密集式的。 我經常收到學生反映,這趟旅程令他們大開眼界,因為他們得以目睹自己在不同國家所作的改變。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或許會忘記其他上過的課堂,但一定會永遠記得這種深入的體驗。」

周迎教授一直以其獨特、以人為本的教學和指導作風而受人稱讚。她說: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都有著不同的潛力,同樣值得我尊重。 我作為導師的角色是為他們的成長提供適當的動力和理想的環境。 我總是告訴學生,研究結果永遠無法得到保證,但在過程中他們的正面轉變是可以保證的。」

「回顧視野無界的第一個十年,它一直是一個烏托邦,讓我有機會培養學生的興趣。 當時創立視野無界的時機絕對是正確的。 我要感謝時任工學院副院長(本科生教務)鄭樹坤教授和首席副校長史維教授,以及科大多年來的支持。」

給從事科研女性的建議——要具備自信和劃分好你的角色

在科研領域普遍由男性主導的情況下,周教授對想從事科研的的女學生有何建議呢? 「真正了解自己最重要。 一旦你清楚自己的能力、強項、弱項、局限和人生優先次序,你就可以好好地規劃你的職業生涯。」 她還觀察到,相較於具備同樣能力的男同學,女同學似乎較缺乏自信。 「相信自己,你希望人們怎樣對待你,就以怎樣的方式行事為人。」周教授說。

周教授經常被女學生問到,她是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兼顧教學工作、進行研究、指導學生還有照顧有兩個孩子的家庭的呢?「為了取得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我會嚴格劃分好以上這些角色。 我知道做好每個角色都有其代價,而我必須努力使它們得到平衡。 專注於一個角色而讓其他方面分崩離析是不理想的。 這也是我對需同時面對家庭、友情、人際關係和學習問題的學生的建議。」

獲香港美國商會評為「科研領袖」後,她承諾會繼續做自己,並在指導學生方面繼續努力。 「我很感謝香港科技大學讓我有機會找到指導學生的使命。視野無界讓我能夠與年青人分享我的經驗,並見證我的工作如何幫助他們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為一個謙卑的基督徒,周教授憶起《聖經》中耶穌騎著一頭驢子,凱旋進入耶路撒冷城的一幕,她說: 「我可能不是很成功,也不是最重要的人,但如果上帝給了我一個角色,無論它多麼渺小和卑微,那麼獻身於這樣的角色也是值得的。 我最希望便是成為那頭驢子。」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