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Title
「所見即所得」

身體力行,寓教於樂

Content Banner
梁煒霆教授是三屆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的得主,分別於2021及2023年獲獎,並於2019年獲榮譽獎
梁煒霆教授是三屆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的得主,分別於2021及2023年獲獎,並於2019年獲榮譽獎 [Download Photo]
Body

「快樂的課堂造就快樂的學生。」

「快樂的課堂造就快樂的學生」,可說是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工程教育助理教授梁煒霆的座右銘。梁教授是三屆卓越核心課程教學獎的得主,他深信教學具有改變人生的力量,因此積極鼓勵學生投入學習。

梁教授在香港傳統教育環境下成長。就讀中小學時的他並不特別熱愛上課,直至他前往加拿大升學時,才發現了激起學習興趣的竅門,對於學習也有了截然不同的領會。梁教授回憶說:「上英文課時,我們會坐在舒適的沙發上與同學討論課題。我從沒想過上課可以如此愉快和輕鬆!」

而在科大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梁教授更從其恩師——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榮休教授李迪麟身上得到啟發,繼而成為有活力的教育工作者。開展教學生涯後,梁教授參考其在加拿大讀書的經歷,積極為學生建立快樂的學習環境,因為他深明愉快學習能為下一代帶來正面的改變。

翻轉課室

梁教授的獲獎課程「探討多媒體與互聯網計算」(CORE 1231: Exploring Multimedia and Internet Computing),採用了創新的「翻轉課室」教學模式:學生在上課前要先觀看互動線上課堂影片,並完成小測驗;上課時則會專注進行以學生為本的「所見即所得」(What-you-see-is-what-you-get或WYSIWYG)課堂活動,藉此提升學生的專注力,鼓勵他們互相協作,並學習應用編程及計算機科學的知識。

梁教授進一步解釋:「傳統的課堂模式容易令學生失去興趣,特別是那些需要較多關注和引導的學生。在翻轉課室的模式下,學生可透過參與討論和進行小組活動互相切磋,令學習變得更有趣和容易投入。」

透過「所見即所得」的活動,梁教授巧妙地把傳統單向式的大學課堂轉化為愉快學習的園地。以「探索電腦硬件」(Hardware Component Investigation)活動為例,學生有難得的機會可以動手拆解一台桌面電腦,以認識內裡各個硬件組件的全貌。這一類要學生親自動手的活動,既可展現學習成果,又可刺激學習興趣,鼓勵他們不斷探索。

Students work in teams to identify hardware components inside a desktop computer. WYSIWYG (What-you-see-is-what-you-get) is achieved by directly touch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insides of the computer.
學生分組探索桌面電腦內的硬件組件,透過直接觸摸和研究電腦內部來實現「所見即所得」。

Students have the chance to build their own Android apps using MIT App Inventor. Many found that these interactive exercises have stimulated their interest and encouraged their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programm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學生有機會使用MIT App Inventor製作自己的Android應用程式。很多學生都認同這些互動的課堂活動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鼓勵他們在程式設計和電腦科學方面繼續探索。

黎桀愷(Timmy)及翟君怡(Phoebe)是生物科技及商學應屆畢業生,兩人都受到梁教授趣味課堂的啟發,決定畢業後再攻讀與計算機科學相關的碩士課程。

Timmy分享道:「其中一次的課堂活動是設計一個應用於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的遊戲,那雖然是我首次嘗試編程,但亦令我發現自己原來也有這方面的潛質,自此我就對計算機科學產生了興趣。」

Phoebe亦深表認同,她說:「這個課程讓我認識到遊戲編程原來是這麼有趣的!我將會出發到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參加一個暑期交流計劃,發掘更多遊戲化應用的知識。」

Inspired by Prof. Leung’s class, Timmy LAI (left) and Phoebe CHAK (center) will study a master’s degree in a computer science-related program upon graduation.
受到梁教授課程的啟發,Timmy(左)及Phoebe(中)將於畢業後再攻讀與計算機科學相關的碩士課程。

啟迪後輩 傳承知識

梁教授自2006年起於香港科技大學任教,執教鞭多年,最教他自豪的是與學生建立了互信的基礎,做到亦師亦友。他笑言:「我視學生如朋友。正面的師生關係能夠鼓勵學生全心投入學習,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推動他們在知識的廣闊天地中不斷探索。」

梁教授認為建立正面師生關係的關鍵在於保持開明的態度,他表示自己是從李迪麟教授身上得到啟發。他說:「李教授是我在科大攻讀博士學位時的導師。他時常保持開明的態度,給予我很大的自由度,亦從不限制我的研究方向。」

受到恩師的啟發,梁教授在過去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對自己的學生採取了更開明的態度。他會主動了解和回應學生的意見,並根據他們的建議改善課堂的設計和授課形式。例如,當他得知部分學生比較慣用Mac作業系統時,就准許考生在考試中使用個人的筆記本電腦,讓他們能揮灑自如。梁教授認為考試旨在評核學生能否有效運用知識,因此沒有必要在其他方面為他們增添難處。

By creating a positive teaching environment, Prof. Leung aims to maximize the learning potential of each student.
梁教授旨在透過建立正面積極的教學環境,激發每位學生的學習潛能。

工程學一年級生Junmo LEE最近剛完成了梁教授的CORE 1231課程,他形容梁教授待人親切友善,並常常給予學生課程以外的支援:「我們邀請梁教授擔任本科生主導體驗式學習計劃(USEL)下一個項目的顧問,他欣然答應;每當我們提問時,他都會透過電郵和Telegram迅速回應。」

除了學習上的支援,梁教授亦非常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及認識新朋友,梁教授在其課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小組討論和分組活動。另一位工程學一年級生Yubeen CHANG回憶道:「我在分組活動中認識了兩位高年級生,即使現時課堂已完結,我們仍保持緊密的聯繫,我甚至視他們為人生導師。」

「STEM教育應該更加普及,讓人人都有機會學習。」

除了在科大授課外,梁教授還於全球主要在線課程(MOOC)平台Coursera上推出了七個課程,成為在該平台上創建最多課程的香港學者。這些課程無分地域,即使在較不發達地區例如非洲的學生也能參與。梁教授說:「STEM教育應該更加普及,讓人人都有機會學習。」梁教授在教育路上敢於創新,致力反轉傳統的學習體驗,其反斗國度無遠弗屆。



(原文由香港科技大學環球事務及傳訊處在此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