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科造福社會

Thumbnail Title
求學在科大

以創科造福社會

Content Banner
左起:博士生曾靖婷及校友張博宏。
左起:博士生曾靖婷及校友張博宏。 [Download Photo]
Body

優秀的大學教育能讓學生把興趣提升至更高的境界,為他們的未來發展鋪設成功之路。在《求學在科大》系列第三篇,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科大人,分享他們如何受惠於科大的教育,逐步將學術興趣昇華至專業成就。

念高中時,張博宏(科技及管理學雙學位課程2015年畢業生)已對創業有濃厚的興趣。雖然從未修讀過任何商業科目,他仍忠於自己的志趣,選擇撰寫商業計劃書作為其十年級的個人作業。

「科大是主張以好奇心推動學習的年輕大學,並提供跨學科課程,是升學的最佳選擇。」

博宏說:「我的作業題目,是游說附近的購物商場開設一間西裝店,我還向商科老師請求指導。」憑著詳盡的資料蒐集和精闢的策略思維,博宏的計劃書令老師大為讚嘆。

他續說:「我一直熱衷研究如何用科技解決現實生活難題。因此,當我考慮往哪裡升讀大學時,得知科大是主張以好奇心推動學習的年輕大學,並提供跨學科課程,就知道這裡是我升學的最佳選擇。」

修業期間,博宏除了在課堂上研習科技及工商管理的跨學科知識,更獲得難能可貴的行業實習和國際交流經驗,擴濶視野。

他說:「我去過台灣向一家手提電腦公司的高層講解一份商業建議書;大學二年級時,又在一家美國科技企業的上海分公司當市場推廣實習生。這些經驗讓我在求職時更佔優勢。」

博宏在大學最後一年正式展開事業第一步,獲講師推薦於一間太陽能初創公司做兼職,負責撰寫商業計劃書。他說:「當時我獲得幾間跨國企業聘請,雖然我對那些職位也很感興趣,但這間太陽能初創公司的行政總裁是科大校友,他鼓勵我專注在初創界發展。」

博宏年輕有為,年僅28歲已晉升為公司的馬來西亞董事總經理兼區域業務發展主管,成功將再生能源業務拓展至內地、台灣和馬來西亞等地,又為公司奪得國際企業的合約。此外,他還促成了馬來西亞最大型的太陽能採購協議,協助家鄕邁向2050碳中和的目標。

同樣來自馬來西亞的年輕科大生曾靖婷,與博宏一樣對研發大感興趣。靖婷正在修讀生物工程學博士課程的最後一年,最近埋首將水凝膠研究發展成更有效率的藥物傳輸載體,作為商業應用。

「科大教曉我應該將知識轉化為應用,造福社會,這方面需要設計思維和市場觸覺。」

靖婷說:「科大教曉我科學不是只有研發,應該將知識轉化為應用,造福社會,這方面需要設計思維和市場觸覺兩者的配合才能做到。」靖婷和其團隊參加了科大的工作坊、投資者配對活動和創業比賽等,獲益良多。這些活動讓一班年輕、有遠見的學生,敢於將天馬行空的意念轉化為實際應用推出市場。

自2013年在科大攻讀生物化學及細胞生物學以來,靖婷在各個求學階段均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開闊了這位年輕人的眼界。她曾經參加科大的「視野無界」(SIGHT)計劃,利用所學得的知識,跟其他研究員共同研發一個價格相宜且方便應用的「流動藥房」;現時,柬埔寨的醫生和護士便利用這項研發,為弱勢社群提供更有效率的醫療支援。

靖婷先後在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進行為期六個月的研究交流,以及參與科大著名的本科生研究計劃(UROP),進一步提升個人的研究實力。在資深教員的指導下,她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對日後的事業發展大有幫助。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若能全身投入在大灣區發展,肯定機會無限,為將來在香港、亞洲以及國際的發展奠定基礎。」

博宏和靖婷皆認為科大為年輕人提供絕佳的起飛平台,好讓他們展翅翱翔。

博宏說:「科大不僅是學習和創造知識的地方,加上香港這座國際城市具備良好的研發機會和創科基建,在科大研習可培養出精湛技術和建立專業網絡。大灣區現在是世界上創科發展最蓬勃的地區之一,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若能全身投入在這裡發展,肯定機會無限,為將來在香港、亞洲以及國際的發展奠定基礎。」

觀看講座短片,了解更多科大課程的資料,以及如何善用大學資源,讓自己盡展潛能。

(原文由香港科技大學公共事務處在此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