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我的強大力量
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助理教授Rhea LIEM的事業在波折中茁壯成長,面對家庭與社會的雙重考驗,她年紀輕輕就需要在事業上作出果斷抉擇。Liem教授最近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2021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新晉教學人員組別),她說:「我的人生一度翻天覆地,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Liem教授生於印尼雅加達,父親在她16歲那年病重,家庭陷入困境。父母被迫結束生意,一家人無奈地告別舒適的中產生活。
「家境有變,又遇上環球金融危機,令我不得不認真思考前路和事業。選科要同時兼顧能力和興趣,確保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
勤奮用功加上博學審問,讓她取得獎學金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攻讀機械及生產工程學,當時她沒為意這門學科並非女生的熱門選擇。
「機械工程師是我的第一份工作。雖然這行業以男性居多,但無論在大學或家裡,從沒有人質疑我的選擇。爸媽有三女一子,但一視同仁,從沒說女孩子不應學習工程。我們童年時,爸爸常親自教我們科學知識。」
大學畢業後,她在新加坡任職工程師,三年後負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碩士,期間發掘了自己對航空航天工程的興趣,人生方向自此改變。
學業騰飛,更幸運的是獲得航空航天工程及計算科學泰斗Karen WILLCOX教授的指導。「女教授大概都傾向對女學生給予更多勉勵吧。她大力鼓勵我認識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無論在研究或教學方面,她的教誨對我影響深遠。」
在新領域另闢天地的Liem教授,於MIT分別完成設計及優化計算,以及航空航天兩個碩士課程後,轉往多倫多大學繼續深造,並於2015年取得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學位。
臨近畢業,她獲科大的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前稱「機械工程學系」)招手,遂決定在香港開展事業。從受人照顧的學生,搖身一變為照顧學生的老師,她形容頭幾年猶如置身「煉獄」,挑戰重重。
「我最初戰戰兢兢,從沒想過為人師表,連家人也吃一驚。我花了幾個月時間參加教育創新中心的教學工作坊,小心翼翼地預備教案。還記得給學生上課的頭幾天,我處於時差的混沌狀態,身體又不適,但當我一開始講課,渾身便立即充滿活力。」Liem教授說,那一刻發掘到自己的教學熱誠和潛能。
面對學生,她認為同理心比智力重要。論早期的教學表現,Liem教授也許算不上十分出色,但其努力改進的苦心,學生都可切實感受。
「由始至終,我都視學生為夥伴。讓學生感到重視和認同是十分重要的。他們不時會問一些我不懂回答的問題;遇上這種情況,我會坦承自己沒有頭緒,需要時間尋找答案。有時候,學生為應付中期試而感到疲倦,我也會適時調節課堂內容,減輕他們的壓力,等大家恢復元氣後再回來拼搏奮鬥。」
Liem教授在科大任教「航空航天工程概論」及「飛機設計」課程。後者的內容艱深,要教授初學者認識如此浩瀚和複雜的學科,絕非易事,是對老師的一大挑戰。
「有10至20年教學經驗的前輩曾說:『我們在這方面的配套有待改進,單靠教科書並不足夠!』這門學科需要融合跨領域的知識,又涉及複雜的演算法,對本科生來說頗為困難。」
有見及此,Liem教授建立了一個學習平台,讓學生接觸課程涉及的編程技巧及數學演算法。這樣,同學便無需從頭學起,可以專注於飛機設計。
問到她當老師的最大收穫是甚麼?Liem教授說是見證學生蛻變的滿足感。
「我有一位學生時常遇到學習困難,不時來詢問我的意見。但他做研究時非常周全,自學能力令人刮目相看。他憑著自己撰寫的學期論文,最終取得實習職位,現正考慮要不要投身研究工作。從質疑自己到找到自我價值,我一路見證他的轉變,看到他臉上的自信神采,真的叫人欣慰。」
「正是這個原因,我讓學生自由及靈活選擇研究題目、學習方式和口頭報告方式。就像我在MIT學到的一樣,最重要的是透徹認識自己,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Liem教授的教育哲學和對學生的關愛,早已獲得認同,她分別於2017-18及2020-21兩度獲科大工學院頒發「卓越教學嘉許獎」,最近再贏得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春風化雨潤物有聲。
「真的感到很意外!這獎項並非只屬於我,科大航空航天課程的歷史尚淺,能夠得到外界注意叫我欣慰。今次得獎,我未來會更努力貢獻科大。」
回望從年輕走到現在的人生征途,Liem教授對自己的經歷非常感恩,亦很高興成為後輩的榜樣。
她寄語同學:「放眼大局,不要糾結於無關痛癢的細節。尋找生命裡真正喜愛的物事,不要自我設限,勇敢去追尋理想。」
相關連結:
- 科大新聞稿(2021年9月28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榮獲「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 教資會新聞稿(2021年9月28日):教資會表揚優秀教學
(原文由香港科技大學公共事務處在此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