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兩教授因搜尋器和數據庫研究獲獎
由香港科技大學研究人員撰寫的兩篇論文,最近勇奪「第十四屆數據庫系統高級應用國際研討會」(研討會)中三項最佳論文獎的其中兩項。研討會於四月底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行。
首篇獲獎論文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李迪麟及其當時的研究生Budi Yuwono撰寫,與搜尋器的管理與發展有關。論文獲大會「十年來數據庫高級應用最佳論文獎2009」。主辦單位從過去十年(1989-1999)於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挑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在過去十年,該研討會共舉行了六次,並收集了320篇論文,李教授的文章能夠排眾而出,實在難能可貴。
獎項的評審委員會對李教授的論文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論文「是有關綜合搜尋器最早期的論文之一。文章影響了現今網站伺服器及信息檢索的研究主題,亦對伺服器排名方法的發展作出貢獻。」評審委員會經過長達十多年的觀察,仔細評核論文對其研究領域所產生的影響,才得出這個結論。論文自1997年發表後共獲120次的論文引述。
其實,早於搜索器仍在發展雛型的1994年,李教授經已開展這項研究。當時「谷歌」搜尋器仍未出現,而市場上只有三家全文檢索引擎,包括WebCrawler、InfoSeek及Lycos。即使在這個相對「渾沌」的階段,李教授在論文中所鋪陳的見解經已極具前瞻性,新穎獨到而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特別是文章中有關必須提防「一器獨大」的論述,再對照現時網絡搜尋器市場由數大搜尋器瓜分的局面,實在發人深省。
「依賴一家龐大網絡搜尋器作網頁搜索工作會引發不少問題,包括侵犯私隱、嚴重限制數據篩選、更新及個人化等等。」李教授表示。
李教授期望這種營運方式,必須由不同族群的搜尋器取代。這些不同族群的搜尋器由一批共同協作的較小型搜尋器組成。「這種運作模式,將可有效解決侵犯私隱的問題,搜尋器的經營者或網頁內容持有人將可以隨時隨地追踪用家的瀏覽狀況,在搜尋器中增加或刪減內容。」
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雷(左)及其博士生連翔獲「數據庫高級應用最佳論文獎2009」。
大會的第二項最佳論文獎,由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陳雷及其博士生連翔獲得,其論文研究如何在不精確的數據中(如大概的收入或年齡,如$10,000-19,999或10-19歲)進行概率排名查詢。
陳教授表示,他們的研究主旨「是把主體的數據(如某一新生嬰兒的健康狀況)與其他數據持有者(如其他新生嬰兒的健康狀況等)作出比較,從而得出主體在有關數據庫中的排位。這種查探程序有極大的應用價值―譬如是找出某嬰孩身高體重在數據庫所有嬰孩中的排名;或把信用咭申請人與數據庫中其他信用咭持有人的財務狀況作出比較,從而釐定該申請人的信貸限額等。」
李迪麟教授
李教授現為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教授。他在94年加入科大前,曾為美國俄亥俄卅立大學計算機及資訊科學系副教授。他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計算機科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李教授現正從事另一項綱絡搜尋器研究,目的是依據用家瀏覽網頁的愛好及習慣,把搜索結果個人化。
陳雷教授
陳教授於2005年加入科大,現為科大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他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取得博士學位。陳教授的研究重點包括非精確及概率數據庫、多媒體數據庫、圖表數據庫及網絡數據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