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讓生活更有趣!」

Thumbnail Title
赴美追逐博士夢

「未知讓生活更有趣!」

Content Banner
同樣離鄉別井,從印尼來到科大讀書,校友 Han與化學及環境工程學三年級本科生Cindy分享他在科大精彩的歷程,以及達成讀博之夢的喜悅。
同樣離鄉別井,從印尼來到科大讀書,校友 Han與化學及環境工程學三年級本科生Cindy分享他在科大精彩的歷程,以及達成讀博之夢的喜悅。 [Download Photo]
Body

2012年,工學院校友Ne Myo HAN從家鄉印尼來到科大讀書,先後在2015及2017年修畢機械工程學士及哲學碩士學位。就讀期間,他涉獵許多課外及學術活動,能文能武。師從金章教教授,Han專研石墨烯氣凝膠,並為六篇同行評審期刊文章的共同作者,至今被引用累計超過300次。從科大畢業後,他在一間半導體公司擔任了四年材料工程師。

兼具關於石墨烯三維結構的研究背景及在行業的工作經驗,Han最近獲得裘槎博士生獎學金,並將到麻省理工學院修讀機械工程博士,邁向他的夢想。就在這個夏天他遠赴美國之前,我有幸能跟他對話,聽他聊聊在科大的歷程、在業界工作的經歷、讀博的夢想等等。

1. 先從你來到科大這個起點談起,你為什麼會對機械工程,特別是材料工程,有興趣?

當我還在計劃念大學的時候,我原本想讀數學或物理學。但最終,我選擇了兩者融合的機械工程。說到工程,最令我著迷的是人類如何一直嘗試突破,實現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情。即使過程中出現問題,我們都會嘗試改正,從中學習,並追求更好。

到最後,真正激發我興趣的是材料工程,一門與其他事物息息相關的專業。我曾是科大機械人競賽團隊的一員,當時我們需要建造一個足夠堅固的機械人。當你需要加固一樣東西,你可以增加它的厚度,或者使用質量更好的物料。所以我們將機械人越做越大,最後重量達40公斤!這次經歷啟發了我去尋找更堅固的物料,於是在2014年參加了暑期研究計劃,到東京工業大學進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研究。

從日本回到科大的學期,我偶然接觸到金章教教授有關一項三維物料 — 石墨烯氣凝膠的研究。這種物料可以解決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弱平面外特性,正正就是我在尋找的東西。於是,我決定參加「本科生研究計劃」下金教授帶領的項目,之後更在他指導下完成哲學碩士學位。

2. 回看你的學生時代,你會如何形容你在科大工學院的歷程?當中有什麼難忘的經歷嗎?

要說科大,第一個在我腦海裡浮現的詞是「機會」。我還記得當時電子郵箱裡每天都會塞滿來自四方八面的郵件,從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工學院,以至大學的,將琳琅滿目的機會列在我眼前。我在一年級時加入了機械人競賽團隊和工學院學生大使計劃,後來也參加了大學宿舍的團隊。

作為學生,我們充滿無限可能,但我們還需要一點火花燃亮我們的潛能。這正是科大為我們做的 — 除了學習,大學更鼓勵我們發展多元的體驗,例如啟導計劃、比賽、研究機會、海外交流、暑期實習等等。

在科大,其中最精彩的必須數上我擔任工學院學生大使的經歷。從中,我學到了團隊合作、同理心、與人溝通,更透過不同的機會,發展和改進各方面的軟技能。有一次,學院更為學生大使們舉辦了餐桌禮儀的工作坊!事實上,當你成為學生大使,你就是團隊裡的領袖,這個環境給你充分的空間,並鼓勵你去思考你想做的。當你有這些機會的時候,你會怎樣做?能將這些得著與他人分享,並為他們帶來啟發,讓我感到十分滿足。我十分感恩能在這個大家庭中成長!

3. 可以告訴我們你一路走來,到達成去麻省理工學院讀博這個夢想的過程嗎?

我非常興奮,因為讀博是我自高中以來的夢想!在過去幾年,我一直安於我的工作,但後來,我又開始尋找新的挑戰。我在科大時其中一堂課的導師李建龍教授,就在這個時候推了我一把,讓我重拾到美國讀博的夢想。

事實上,我是在讀碩士最後一年才與李教授有更多聯繫。他是我的恩師,亦是我的好朋友,在我遇上困難時總會給我鼓勵和支持,包括我在碩士畢業那年,讀博申請全都被拒的時候。最後,就是李教授將我帶出我的舒適圈,使我在香港工作四年後再次申請讀博。

申請讀博需要選擇想加入的大學和研究團隊,面對這艱巨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確實令人卻步,但對熱衷於研究的人而言卻非常有意義。但這一次,憑著我發表過相關文章和工作經驗,我對我的申請更有信心。這些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我獲麻省理工學院取錄了!

4. 在你備到麻省理工學院展開新旅程,你會把科大怎樣的精神價值帶到那裡嗎?

在科大這個創新的環境裡,我學會的是當你有一個想法或目標,你總會找到適當的人或資源,幫助你實現夢想。這只關乎你怎樣去制定你的目標,還有你願意投入多少功夫。毫無疑問,我會將科大「凡事皆可為」(can-do)的精神帶到我未來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旅程。

5. 可以給我們推薦你最愛的一部電影嗎?

《潛行凶間》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但另一套令我更有共鳴的電影是《驕陽似我》。故事的精神在於謙遜;來自印尼,我需要克服許多挑戰才能來到科大念書。為了入學,我比其他同學要更努力讀書;到了香港,面對新的環境,我也要作出很多調整。儘管過程中的起起落落,我依然為自己來港的決定以及在這裡做的事情感到自豪,我也希望能將此延續到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旅程。

6. 如果你可以見到年少時期的自己,你希望跟他說什麼話?

我會告訴自己停止憂慮。我年少的時候,腦子裡總是有很多顧慮,在大學初期特別憂心自己的成績。我想:如果我同時兼顧太多事情,我可以維持我的學業嗎?當與別人溝通時,我會在腦海裡反覆背誦和練習對話內容,到最後卻忘記了說出來。

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停擔憂卻又什麼都不做,只會損耗時間和精力,是最壞的做法。李建龍教授曾經告訴我:「如果憂慮可以解決問題,那就盡情擔憂吧!」

就是這樣,我逐漸學會了過分憂慮只會增添其他問題 — 所以不要擔心太多,著手做點事情解決問題。這不但適用於學習和工作,更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當意識到這一切,我的大學生活便更專注於抓緊科大給我的機會。

7. 你有什麼建議可以和正邁步走向未來的學弟妹分享嗎?

要是你現在還未弄清自己想做什麼,這是沒問題的,但你要努力嘗試尋找屬於你的方向。科大充滿著機會:實習、本科生研究計劃、暑期研究、學生團隊,甚至建立你的初創公司。跟從最適合你的道路,但要謹記,這個選擇不一定是永遠的,也不代表你整個職業生涯就局限在那裡。

對於打算修讀研究生課程的同學,我會跟你說,這條路上沒有萬無一失的公式。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研究生申請結果會是如何,但全力以赴,將你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累積研究經驗及出版文章,塑造你的檔案履歷。另外,非常重要的是要跟你的老師及導師保持良好的關係。

成功沒有定式,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自己的路向。能從其他人身上得到啟發是好事,但是我不希望任何人一直只跟隨著別人的腳步。有時候你看得見別人的成就,但卻見不到他背後經歷的艱辛。所以,對比起寫好公式答案的人生,未知才讓生活更有趣!

撰文:工學院學生大使Cindy Aiko Filbert Tanaka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