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人员与研究 Image Mobile Image Title 教学人员 Description 背景多元化的工学院教学人员分享他们的研究哲学 「可持续发展的蓝图确实非常宏大,但我专注于做好我能力所及和擅长的部份。如果能够在这个巨大版图的一个部份作出贡献,我会感到很自豪。」 - 邵敏华教授 「身为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回馈香港。我渴望将我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本地环境中,引领香港成为人工智能枢纽和国际领先的供应链中心。」 – 张季恒教授 「做研究令人乐在其中,你可以自由决定解决哪些问题,决定如何为造福社会作出贡献。」 - 劳敏慈教授 「身为生物医疗科学家,我们的设计和所推行的工作能够为医疗系统带来重要变革、帮助拯救人类生命,感觉非常奇妙。」 - 黄子维教授 「我希望有更多女性考虑投身工程事业,改变现有既定状况,然后说句:『我也做得到』。」 -吴若昊教授 「5G此刻联通万物,6G将于下个十年带来革命性的跃进,透过联通各种情报和支持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为无线与垂直行业转型带来巨大影响。」 - 李德富教授 「世界在机械人协助下逐步改变,转型过程非常畅顺,人们或许很快便会忘记世界在自动化前的面貌。」 - 李泽湘教授 「人工智能就像是高速汽车。数据就像汽油。只要汽油汽化,汽车就能提高速度,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任务。」 - 杨强教授 「捕捉和分析巨型照片和视频,是我们研究的第一步,能够以此创造世界纪录当然令人万分雀跃。」- 辛达德教授 「打开手机上的Skype程式与孙儿视像通话时,我很享受在OLED屏幕上看到他们最漂亮的一面。」 - OLED之父邓青云教授 More Research 更多内容 工学院领导层 教学人员简历 奖项殊荣 Title 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分科排名:工程学 Description 连续14年全港第一 Submodule Image Title 策略研究领域 Description 策略研究领域是融合各工程学学科知识、专有技术和识见的跨学科交流,其终极目标是探究未知、回应各种无从入手的难题、开创更多前所未有的突破,研发跳出既有框框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这些跨学科的策略交流能为未来推陈出新,一方面开辟工程学的新领域,另一方面透过各新领域的互动合作不断拓展前沿边界。我们深信研究工作可以策略地结合不同工程学学科的智慧,推动周而复始的发明和再发明,促进工程学生生不息的发展。 Submodule Image Title 先进材料 Image Title 老龄与医疗保健 Image Title 人工智能 Image Title 自主系统与机械人 Image Title 通讯 Image Title 数据科学 Image Title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Image Title 微电子 Image Title 智慧城市 Image Title 太空科学与技术 Title 学系 Description 工学院教学人员持续专研、不断跃进的工程学领域 化学及生物工程 土木及环境工程 计算机科学及工程 电子及计算机工程 工业工程及决策分析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Title 科研支持 Description 各项设施不断延续与加强工学院的研究活动 科研基建 工学院的科研基建发挥着不可代替的支持作用,促成跨学域研究项目,带来无尽新发现。 Learn More More Research Title 科研新闻/故事 Description 当工学院的研究工作与灼见转化为重要的发明、发现和计划 奖项及排名 工学院四名校友及一名项士生入选2025/26年度香港工程师学会「师传计划」 研究与创新 香港科大冯诺依曼研究院团队发布创新AI图像生成和编辑器 突破创作瓶颈 表现优于现有模型 研究与创新 香港科大工学院研发AI病理系统SmartPath 提供一站式癌症诊断支援 奖项及排名 陈锐斌教授获颁「祁敖卓越教学服务奖章」 奖项及排名 司念教授获2025/26年度「法国国家科研署与香港研究资助局合作研究计划」拨款资助 奖项及排名 涂锋斌教授荣登《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5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榜单 More Research 更多新闻与故事 伙伴合作 教学人员与学生故事 创业精神